全国站北京站

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逐步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编辑:csm351
2021-03-14来源:qq.com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高度重视,不少省份已经宣布将体育,美育纳入中考范畴,这一措施也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而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自动播放《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工作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3.主要目标。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着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二、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4.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5.完善课程设置。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

  6.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中阶段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职业教育强化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7.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编写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格调高雅,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围绕课程目标,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大中小学美育教材一体化建设,注重教材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中小学美育教材按规定审定后使用。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探索形成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

  三、全面深化教学改革8.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美学、艺术学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9.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成立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育一批学校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开发一批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

  10.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每年开展大中小学生艺术专项展示,每3年分别组织1次省级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大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1.推进评价改革。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12.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专业艺术教育坚持以一流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国家级一流艺术类专业点建设,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能力。艺术师范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坚定办学方向、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鼓励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艺术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加强美育基础理论建设,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

  四、着力改善办学条件13.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各地要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美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美育师资不足问题。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14.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把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小学校建设美育场馆,与周边学校和社区共用共享。加强高校美育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配好美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

  15.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学生艺术实践需要,新建文化艺术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1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充分挖掘学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16.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各地要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通过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的全科教师。鼓励开展对乡村学校各学科在职教师的美育培训,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与活动指导的兼职美育教师。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等综合改革实践,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统筹乡镇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美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引导高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支持高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美育公益项目。

  五、切实加强组织保障17.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地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各地要建立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有关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各级政府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地方政府要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美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18.加强制度保障。完善学校美育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的法规。鼓励地方出台学校美育法规制度,为推动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完善国家义务教育美育质量监测,公布监测结果。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

  19.营造社会氛围。各地要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宣传,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部发布会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节选)

  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0:00地点: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主持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出席人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迪安,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佩杰内容: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大家可能已经看到昨天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都已经播发了新闻。今天就这两个文件的具体情况给大家作一些汇报,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

  第一,这两个文件共同的两大主题词:一是新时代,二是全面加强改进。第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文件的三大核心内容。第三,给大家介绍下一步贯彻落实这两个文件的三个方面的举措。

  ……对美育的界定,美育的价值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包括这次关于美育的文件里面也说的非常清晰,通过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美育就是吹拉弹唱,吹拉弹唱是一种特长、专长,是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总书记看来,美育最核心的意义和价值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综合素养,也就是审美和人文素养,而这样的一种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塑造需要我们了解艺术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有体验、欣赏美和艺术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项艺术的特长。

  所以跟体育、教学革命性的观念变革一样,美育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要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同时要教会他们专项的、专门的艺术特长。而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可能是我们这两个文件在界定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这两个文件从全面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要构建“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体系,以及针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美育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全面,因此它既是现代化国家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是现代化的教育要能够达到的一个目标。

  而全面加强和改进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加强,加强就意味着承前启后,对我们过去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中所积累的有效的、有益的方法、路径、做法要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拓展。因此,并不是说我们要从头重来,而是要对已有的有效的做法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延伸,而改进很明显,就是为了实现我们刚才讲到的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总体目标,过去没有做的这次要补上,过去做的不够到位的这次要把它做到位,因此改进其实就是改革。

  全面加强、全面改进就是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的工作,同时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全面改革。所以这两大关键词,其实就已经把这两个文件的定位,特别是它的时代背景和我们下一步要破解的难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实现的目标予以了非常清晰的界定。这是我给大家汇报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这两个文件的三大核心内容。体育和美育都一样,第一个方面是我刚才谈到的这两个文件都明确界定了体育和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价值以及由这个目标和价值所引申出来的体育和美育的教学改革的要求。从体育来讲,学校体育涉及三个大的方面,从内涵上来讲,那就是教会、勤练、常赛。首先从教会来讲,我们过去很多人在讲学校体育,中国有14年的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14年的体育都是必修课,但是,很多人上14年必修课却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学会。这是从教学来讲。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把体育课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什么,或者要教会他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为教学的要求。而这次中办国办的文件就明确提出来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来讲,要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这是一个全面改进的最突出的表现。这也是移风易俗、转变观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从教会来讲。

  二是要勤练。前段时间印发关于体教融合文件的时候,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一个观点,我说体育课和语数外是一样的,如果体育课要教会健康知识、教会基本运动技能还要教会专项运动技能,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必然还有课后的练习。因此,勤练就意味着学校体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组织经常性的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锻炼,要让学生去熟练他在课堂上学到的健康知识,要去熟练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的运动技能。

  三是常赛。这是最出乎大家意料的,很多人认为体育竞赛是少数人的运动,而这次中办国办的文件把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说体育课就包括体育竞赛。如果没有体育竞赛,体育课就上的不完整。因此,体育竞赛未来不是说这是班里体育好的人的事,不是这个学校里体育好的人的事,而是这个学校里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参与的一件事,就像学完语文要考试要写作文一样,学完体育一定要参加体育竞赛。而只有参加体育竞赛,才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校体育锤炼意志、健全人格这样的功能。

  如果没有体育竞赛,这样的功能和目标,或者说学校体育最重要的育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所以从教改的方式来讲,这个文件就明确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把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做了非常明确的界定。而关于学校美育,其实在这个文件里规定的也非常清晰,就是我刚才谈到的要教会学生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和体验,同时要学会专项的艺术特长。这是从教改的角度来讲,这里面实际上就是我们这两个文件在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这是第一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第二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为了确保教改或者说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学校美育要教会勤练,也要常赛,但是这个赛,艺术活动更多的是以展示和展演的方式来呈现,所以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教会、勤练和常展。为了实现体育的教会、勤练和常赛,美育的教会、勤练和常展、常演就需要具备基本的条件,所以这两个文件第二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体育和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要求各省(区、市)要制定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学校体育美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也就是到2022年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符合学校体育美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和美育教师队伍。到2022年,学校的体育、美育场馆设施器材要能够基本满足学校体育、美育教会、勤练、常赛、常展的要求,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这两个方面大家知道过去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师资不足、场地不足,这次提出用三年的时间,三年行动计划,不是做规划,而要完成这两个文件所提到的到2022年的目标。

  同时,这里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比如说要在学校设立体育教练员的岗位,要发挥各方面有艺术特长的人能够为学校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和帮助,还有我们这两个文件都提出了关于体育美育专业研究生支教行动,这些都是带有非常强的政策指向性,而且是全力以赴破解影响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的师资和场地器材方面的瓶颈。这是第二大核心内容。

  第三大核心内容就是保障。教改目标明确了,就必须得有师资和场地器材的支持,这两个都具备了,还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改革重新认识学校体育和美育的价值属于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的话,那么加强师资场地设施建设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要创造条件,而要真正使移风易俗和改天换地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和美育的目标,还需要众志成城,也就是要调动各方,用陈宝生部长的话来讲,就是老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调动师生家校社的积极性,这个积极性的调动首先就体现在评价体系上。

  这次中办和国办关于体育和美育的两个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把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要鼓励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学校体育美育的事业,要把学校体育美育办学水平,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的状况和学生的人文与审美素养方面的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发展的水平,作为评价当地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这是从评价跟学生相关的群体和单位、个人角度来讲。同时,这次文件里又特别明确的提出,关于体育和美育对学生综合素质乃至他们升学的影响方面,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文件明确提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目前全国有一家,云南省已经做到了从今年开始体育中考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100分。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这样的文件界定可以说第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中考的方向,而且要进一步扩大它的分值和影响力,同时开展研究在高考录取中体育素养如何评价、如何计分,这应该说是对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作为学生升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革命性的提法或者观点,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而关于美育,跟体育一样,除了前面的综合性评价以外,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

  目前全国已经有4个省开展美育中考计分,同时还有6个省、12个地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云南省从今年开始要增加到40分。这个试点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的更加扎实,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这是关于评价体系。同时,在保障里面还包括对学校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的风险管理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经费保障、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属于保障范畴的,这是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方面的情况,就是这两个文件的三大核心内容。

  最后,简单地给大家汇报下一步教育部推进两个文件落实的三个方面的措施。这三个方面的措施,也就是针对这两个文件的三大核心内容,一是教改,我前面讲到它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移风易俗,是转变观念,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体育和美育对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国推出典型去发现和推广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做的很好而且学生得到了全面素质的提升,学生在文化课考试方面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促进。

  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典型其实非常多,我们会从现在开始就陆续推出一批这样的典型。这是为了起到一个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让大家了解加强学生体育和美育工作,并不是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更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成绩,反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这是我们要让中办、国办这两个文件真正落地要做的非常基础性的一项工作,也是为了让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教改的第二个方面,要求各地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同时,教育部教材局、基础教育司等会一起对体育、美育的课标、教材以及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培训等开展一系列的工作。课标的修订已经启动,教材的编制也即将启动,所以说很快就会有体育和美育的新课标、新教材,同时我们会加强对体育、美育教研员和体育、美育教师的培训,推进整个体育、美育教学的改革。

  第二个方面的措施,就是在完善条件方面,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建设,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们原来的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编制是在原来学校体育和美育并没有上升到如此重要地位,特别是体育美育的教学并没有按照教会、勤练、常赛和常展这样的要求来进行的时候所核定的。现在按照中办、国办文件全新的要求,我们要制定和出台国家关于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以及学校体育和美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标准,是按照新的文件的要求来制定这个标准。

  第二件事是按照中办、国办文件的要求,尽快制定体育、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场地设施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好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希望各地都要把体育、美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到“十四五”之中,确保实现2022年的目标。

  第三是关于保障,其他的关于对地方政府教育发展水平,还有相关部门机构的评价都已经在按部就班的推进。特别是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文件也做了全面的部署。我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就是关于体育中考、高考以及美育中考的事。体育中考我们已经成立了专家组,正在进行全国各地体育中考工作的系统梳理,同时加大推广云南省的经验,云南省的体育中考是分三年分别进行,三年的成绩累加,这也是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文件里面要求的,要增加过程评价。

  从体育中考的角度来讲,增加过程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评价加结果评价的尝试,而且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我们专家组也已经成立,就是要开始启动体育素养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我们会尽快在总结体育中考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体育高考的意见和建议。

  我刚才谈到了4个省全面启动美育中考,6个省、12个地市启动了美育中考,我们会加大试点的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美育中考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争取尽快推广美育中考。

  这些年我们提倡书法,书法作为美育的一种方式开展起来,不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书法家,而是通过练习书法、理解书法来培养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向真和善境界的思想素质,同时又通过一个具体的艺术实践来对美的形式、语言、规律的感受。所以,这次《意见》的发布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把美育工作和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范迪安:各位媒体朋友,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两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出台的十分及时,意义重大。刚才登峰司长对两份意见进行了概括性的解读,尤其是谈到了教育部将如何做具体的推进,其中既有结合意见总的精神的部署要求,也从教育教学的具体角度提出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基本内容。我院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学校,听了也受到很多启发。

  这次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毫无疑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指导性文件,为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改革发展与高质量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了整体设计。正如登峰司长刚才提示的,这个文件最有力量或者说最具有能够发挥指导性的就是他的全面性。在战略高度、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几方面都十分明确,这样的话就对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教学主体也就是学校能够形成合力,来共同贯彻落实。

  这里我从美育的角度谈粗浅的三点体会。

  一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思想认识上把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指示,无论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还是在其他场合。在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强调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今年9月下旬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听取“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再次提到了美育的重要性。所以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都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把这在美育工作上“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么做”这几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我的认识中,学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正如王司长刚才说的,美育不仅仅是上一点技能课、写写画画、吹拉弹唱,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全面培养,它的功能是在素质、修养、能力、境界这些方面,它也要贯穿于我们讲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和“营养基”,肩负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在这方面,首先是通过对《意见》的学习,要加强认识上的提高,要真正认识到美育对青年一代身心健康的极端重要性。就像我们说为什么美育课在美术角度不仅仅是写写画画,就是因为每件艺术作品、一首歌、一部电影,还不仅仅是技巧技能的体现,而是一个时代生活的反映、精神的体现。

  所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审美鉴赏力,通过一些艺术技能的学习,来理解美的创作,这对于青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讲的这些年我们提倡书法,书法作为美育的一种方式开展起来,不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书法家,而是通过练习书法、理解书法来培养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向真和善境界的思想素质,同时又通过一个具体的艺术实践来对美的形式、语言、规律的感受。所以,这次《意见》的发布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把美育工作和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总目标、时间表和任务图,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薄弱环节,补足短板,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刚才王司长也特别说到,一个是师资,一个是设施。从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从全国范围看,美育师资在数量上还有相当大的缺口,在质量上更需要加强提高。这次《意见》规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美育加强和改进的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教学,首先是需要教师有强烈的使命感,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美育基本功,在这方面,《意见》中提出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教育部会继续把文件要求落地落实。

  所以我觉得,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首先要加大美育师资的培养力度,来提高美育教师的质量。当然在美育教师的师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美育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又有实践性的特点。所谓跨学科的性质,美育不仅仅是教绘画或者音乐或者是舞蹈,而是它要把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基本规律,要能够让教师掌握起来,先教审美,再教具体的艺术技能。

  现在不论在哪个阶段,可能都存在着哪个教师会哪门专长就主要教那个,这就容易出现把一般的艺术技能课当做美育课,我觉得可能下一步是要着重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跨学科和实践性两方面怎么能够得到很好兼顾的问题。所以我建议由教育部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以《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举办不同层次的美育师资培训班,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能提高全国美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在这方面我们艺术院校应该要发挥作用,因为艺术院校有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也有比较厚实的理论研究成果,当然还有丰富的各种艺术门类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除了自身要做好《意见》的落实,同时还有责任为各级各类美育师资的培训做出应有的贡献,尤其要把艺术院校的资源向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倾斜。

  三是《意见》明确要求美育教材建设要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因此加强教材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美育的教材编写要扎根中国,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美育教材体系。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意见》强调了教材要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实践性、系统性,我觉得这提的很全面。应该说美育教材的建设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材的建设,这些年教育部抓的很准,也推动很快。

  但是从建构大中小一体化的教材体系来看,从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的更高要求来看,从满足广大学生对丰富优质的美育教学资源的迫切期待来看,美育教材体系的建设和质量提升这方面还有差距。所以要趁着《意见》出台的东风,能够加强推进。尤其是学校美育教材如何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中华美育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的,这其实是提出一个新课题。我们讲美育在中国具有很长的实践,从我们的教育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传统的美育思想、美育实践的方式方法,怎么从中归纳出中华美育精神,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够变成今天美育教学的资源,这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美育教材的编写要更多体现新时代的特点,体现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而且这些教材还要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能够喜欢。

  现在我觉得也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从义务教育到高中,特别是高中到大学阶段,美育教材还有一些方面有点重复,比如说有些名家名作,可能小学生就看到了,中学里还在讲,大学里可能老师在课堂上也还在讲,所以这就要对教材做一个比较整体的规划考虑,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怎么来讲、将哪些重要作品,怎么讲透作品后面的时代特征,尤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作为美育教材的主干来培养我们青年一代的正确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各地相关政策:宁夏多举措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新华社银川1月27日电(记者 艾福梅)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今年宁夏将分类采取措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着力解决“轻于德、弱于体、疏于美、缺于劳”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

  为提高德育质量,宁夏将持续推动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创建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同时推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推进德育“一校一特色”,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体育,宁夏将一方面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另一方面深化体教融合,常态化开展校内比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

  美育要加强熏陶。宁夏将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学有效落实,帮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对于劳动教育,宁夏将推进学校开足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实施劳动教育“3153”行动,即精心打造3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遴选培育100所劳动教育示范校,命名挂牌50个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重点支持创建3个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县区。

  与之相配套,宁夏还将加快完善学校体育和美育评价机制,逐步将中考体育分值增加到70分以上,把美育纳入中考计分项目,逐步达到30分。

  广东将美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指标新华社广州11月12日电(郑天虹、陈子怡)刻印、沙画、书法、京剧、京胡……广东省教育厅日前组织开展了“2019年广东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成果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中小学校向全省各地的师生代表们展示了美育改革发展成果。广东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指标,与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挂钩,五育并举,推进教育现代化。

  “要是做得好的话,就会把它拿去烤干,成为自己的作品”,来自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赵宸熠和班上的同学正在制作自己的“草房子”。而在陶艺课室的旁边,20 名小乐手用京胡娴熟地演绎着《小花旦》。据介绍,陶艺属于学校的“艺术 +”课程,这个课程还包括了一年级舞蹈课、围棋课,二年级棒球课、国际象棋课,四年级葫芦丝课,五年级的双节棍课等。

  像这样重视美育课程的学校在广东省内还有很多。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圳市宝安区在 2004年正式将中小幼戏曲教育列入区域地方课程,现有京剧、粤剧、豫剧、黄梅戏等宝安戏曲教学示范 ( 基地 ) 学校 46 所。

  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邱克楠介绍,为加强美育顶层设计,广东省教育厅今年9月印发的《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范畴,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明确把美育工作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考核,与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挂钩。下一步要对全省中小学校音乐、美术课程开设进行专项督查,对课程开设达标率较低的地市进行通报。

  邱克楠说,广东出台了多项政策,利用中考和高考综合改革机会,推进学校美育评价的改革,将艺术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音乐、美术学科纳入初中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作为合格性的考试,考试成绩既作为学生毕业主要依据,也是升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启动中考美育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探索艺术学科进中考改革。

  为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发展,广东省教育厅启动了艺术教育特色创建和评选工作,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要求,启动了省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广东共有4个国家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11个省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两批64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直达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