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学乐器可以稍晚,音乐启蒙可以更早

编辑:csm351
2020-12-15来源:田艺苗的田

  总有家长问我,孩子多大开始学钢琴比较好?

  每个孩子开口说话和学会走路的年龄都不同,学乐器的年龄自然也不同。但我们不要觉得,学乐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一个正式的开场,很多孩子只是觉得叮叮咚咚很好玩就开始学了。学音乐不需要孩子掌握复杂的技能、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有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觉得学音乐很难,无意中把这种想法传递给了孩子们。

  理论上讲,只要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吃饭、玩积木了,就可以学钢琴了,可以分辨上下左右了,就可以认识五线谱了。

  但儿童的发育是有普遍规律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并不相同。幼儿比较短,3、4岁的可以持续8秒,5岁的16秒,6岁的25秒,也是因此,钢琴老师大多建议6岁开始学钢琴。很可能你的孩子3岁开始学琴,学了一年的成果,一个六岁的孩子花两个月就赶上了。越小的孩子学琴,待在钢琴前的时间太长,可能会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这对钢琴家是一个致命的坏习惯,一场独奏会中两个小时的集中精力完全投入,需要台下做不少注意力方面的培养。

  学乐器可以晚一些,但音乐启蒙可以更早。

  婴儿的听觉器官发育较早。怀孕期第一到六月,是胎儿宝宝听觉的形成期。从第四到第八周,胎儿的听觉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到了第15周就可以听到子宫里的声音,可以听到妈妈的呼吸、咳嗽、打嗝和血液流动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听觉已经发育完全,几乎与成人相等。到了第28周,几乎可以分辨爸爸妈妈的声音了。

  据说有的宝宝刚生下来,一直闭着眼睛,一听爸爸说话,马上会睁眼看着爸爸,TA认出了爸爸的声音,因为在妈妈肚子里曾听过爸爸的声音。听觉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而胎儿的听觉、视力、皮肤感知力都依赖记忆力的发育,这些也都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婴儿认得妈妈的心跳,以此辨认妈妈,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听觉记忆力。

  有一系列着名的胎教唱片,叫做《莫扎特效应》。如今这些是销量最好的古典乐唱片了。莫扎特的乐曲,大多每分钟70拍左右,与怀孕妈妈的心跳节奏类似,适宜安抚胎儿。我个人认为,像莫扎特的交响曲、协奏曲充满强烈的音量变化,时强时弱,交替频繁,如果对古典音乐不熟悉,初听可能会引起心理不适的反应,因此胎教更适宜选择莫扎特的钢琴曲、嘻游曲和小夜曲等等室内乐作品,对于胎儿来说,这样的音量不会损害他们幼嫩的听觉神经。

  “莫扎特效应”,是科学家朗西斯·劳舍尔提出的。他说,当你听莫扎特的音乐,“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以可缓解癫痫病人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莫扎特的美妙乐曲被认为从对粉刺到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都有神奇的疗效。”

  在莫扎特的曲目里面,有一首神奇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编号K.448,据说为了唤醒因中风陷入昏迷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医生在他的病房里反复播放的就是莫扎特的K.448。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的尧德中教授带领团队用大鼠做实验。把大鼠分成三组,一组给他们听莫扎特的作品K448,一组给他们听把K488倒过来演奏的曲调,还有一组什么也不听。过了一段时间给大鼠测试,发现听莫扎特的大鼠辨别空间的能力明显增强,也就是说,大鼠涨智力了,在它们大脑的海马区和听觉皮层中神经营养因子的BDNF/TRKB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这个BDNF是调控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信号分子。可见莫扎特的音乐真的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的发育。

  莫扎特的音乐被广泛用来胎教和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但孩子们真的能听懂莫扎特么?

  其实莫扎特写的从来都不是儿童音乐,但他的音乐中始终有一份童心不泯的大天真。事实上莫扎特的音乐甚至比“交响曲之父”海顿的作品更复杂更机敏。在他活着的时代,人们说,这个人的耳朵很硬,是指他的音乐太复杂不好消化。莫扎特把那个年代可以听到的所有音乐都放到自己的乐曲中,欢天喜地地煮成了一锅美味浓汤。德国民谣,意大利歌剧,土耳其风格,宗教合唱,街头庙堂雅俗共赏。以《魔笛》为例,这是莫扎特最具有童话气息的歌剧,但它简单吗?里面有两位儿童最喜欢的人物,帕帕吉娜和帕帕吉诺,他们唱着结结巴巴的活泼歌曲,但其实这部歌剧改造了德国歌唱剧,在德国民谣中融入意大利喜歌剧风格,在喜剧中加入宗教元素,人们常常觉得莫扎特的音乐中内容太多了,塞的太满了,而他却还可以在急速进行的小快板中腾出空间来做音乐的游戏和实验,就像在喜剧里面客串惊险的杂技表演,比如让《魔笛》中的夜女王唱一首类似长笛曲的跳跃花腔。很多人问,为什么莫扎特在音乐中塞进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音符?这是他凭天才的直觉衡量内心节奏与古典音乐的平衡感而做出的选择。

  或许正是那种绵密的音符、乐陶陶的韵律和春天溪流般的亢奋与清新感,可以唤醒万物,激发大脑的活力。

  当然莫扎特也写了不少儿童能够感知和掌握的乐曲。比如像《小星星》,像《小步舞曲》。

  莫扎特最着名的《小步舞曲》,即《D大调第17嘻游曲》的第三乐乐章,也是一首适宜婴幼儿掌握的名曲,尤其适宜培养儿童对节奏的敏感。乐曲的主题句由一个附点节奏的小音型重复了24次组成,重复地轻快有趣,在重复中变化音调,这样的乐曲可以让孩子们听完之后对节奏型留下深刻记忆,有利于婴儿发展音乐才能,锻炼记忆力。

  类似的乐曲还有肖邦的《小狗圆舞曲》,《音乐之声》里面的《牧羊人之歌》和《do,re,mi》。《小狗圆舞曲》是用音乐模仿一只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打转的模样,结构简明,适宜小朋友分辨和记忆音乐。

  专家们建议,最好把刺激大脑发育的音乐与儿童能够掌握的乐曲交替播放,同时观察婴幼儿听到不同乐曲时的表情。在交替播放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听到喜爱的小歌曲时会露出笑容或做出表情反应。因音乐的难易悬殊,慢慢的,他们便会记住那些简单的乐曲。如此反复刺激他聆听和记忆,无形中也在培养智力,这才是更有效的音乐启蒙。

  节奏入门在大众心目中,儿童的音乐教育,不外是父母去某些音乐机构报名,买钢琴领教材,然后让孩子跟着老师学弹钢琴,在学琴的过程中学会识谱、乐理,并练习听觉。从孩子的角度,这有点莫名其妙,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为什么每天要面对一个黑黑的大家伙练习每只手指。

  钢琴课作为音乐启蒙教育其实不太合适,对孩子来说门槛有点高,曲目有点冷,很容易让他们对音乐产生误会。

  回到前面的大白鼠实验。大白鼠听了莫扎特的K.448之后迅速涨智力了,但问题是,大鼠天生是聋子,根本听不见音乐,他们能感知的是莫扎特音乐中的节奏韵律,这个试验说明其实是音乐中的节奏在激发大脑的活力。

  节奏是有魔力的,甚至有催眠作用,我们喜欢单曲循环,当旋律与富有弹性的节奏组合起来,可以让你哼上一整天,不用刻意去背诵就会绕梁三日,神曲中的“神循环”就是来自这个原理。而我们的父母热衷广场舞,年轻人通宵蹦迪都不觉得累,基本上就是因为节奏的神奇律动令人欲罢不能,感知节奏便是一种人的本能,即使没有音乐天赋的婴幼儿也能感知节奏唤起的能量。

  德国有一套着名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如今已经从理论发展成课程,进入大量的儿童早教机构,其中采用打击乐学习作为儿童音乐入门和开发智力的工具。孩子们最初能感知的,是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他们听见轻快的节奏会笑,听高兴了会跟着摆动身体。他们天生喜欢敲敲打打,敲碗敲玩具,以打击乐进入音乐学习,没有音准的困扰,更简单好玩,见效直接,非常激励儿童学音乐。

  营造家庭的音乐氛围一些孩子学钢琴学了一年半载,妈妈说,我家孩子好像没有音乐细胞,可能不是这块料,算了不学了。其实大部分孩子在还没获得体验音乐的乐趣的时候,父母就让他开始学钢琴了,弹钢琴那么辛苦,他怎么可能会自觉学习呢?

  我们平时听说过的学琴故事完全不是这个版本,那些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好像爬到钢琴上自己摆弄摆弄就学会了。想让孩子们主动学钢琴,也是有可能的,前提是,他得热爱音乐,音乐可以给他带来美妙的乐趣、美好的情感以及成就感。

  如何让孩子们爱上音乐?

  如何让他们感受音乐之美?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比如:养成早晚听音乐的习惯、建立举办家庭音乐会的传统。

  童年的音乐氛围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培养职业音乐家来说。

  韩国有一个着名的郑氏音乐家庭,姐姐郑京和是国际级小提琴家,弟弟郑明勋也是亚洲在西方数一数二的指挥家和钢琴家,据说郑家的7个孩子里面有六个成为音乐家。而他们的父母并不是音乐家,为什么这个家庭有这么多音乐细胞?原来郑爸爸是一位超级音乐爱好者,喜欢让家中时时刻刻萦绕音乐。

  好的氛围对于音乐学习非常必要。那些着名音乐学院里面的教育大师们,看起来好像都不怎么教学生,但他们身边的学生都会突飞猛进,因为大师身边有一个超级强大的音乐氛围,学生听到看到的都是顶级表演,这种熏陶和感染力对于掌握一定技能的学生尤其有效,音乐是一种讲感觉和悟性的艺术,好的音乐氛围和品位的提升会让学生忽然间开窍,获得惊人的进步,更是以此为自己树立一种高标准和高品位。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特征,正是高标准和高品位,在艺术追求上决不让步,对平庸的表达不屑一顾。

  附:琴童必听10首古典音乐贝多芬:献给爱丽丝这首轻巧可爱的小品是在贝多芬死后才被人发现,因此没有作品编号。大家原以为这是送给他的朋友爱丽丝的曲子。但现在认为可能是当时误读了贝多芬潦草的字迹,所以这首曲子题献的对象应是他所喜爱的女子泰瑞莎。马尔法蒂才是。事实上,当泰瑞莎过世后,这首曲子的手稿就夹在她遗留的文件中。

  肖邦:小狗圆舞曲《小狗圆舞曲》是钢琴诗人肖邦晚年的作品,之所以称为《小狗》,是肖邦看了情人乔治。桑饲养的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团团转的情形,觉得很有趣,我们可以从曲子中感受到肖邦旺盛的创作力,以及优雅动人的气质。

  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在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一这首最为着名,但《春天》的标题并不是贝多芬亲自命名的,而是有人认为乐曲开头优美的旋律像是春天的到来,动物开始活动,充满了无穷的希望和幸福感,和春天的感觉十分吻合,因而得名。

  肖邦:雨滴前奏曲《雨滴》前奏曲大约完成于1838年,此时肖邦早以名满全巴黎。但由于他过度辛勤工作,使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为了健康的理由,他便前往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居住以便调养身体。很不幸的是,他遇到当地绵绵不断的雨季,身体不但毫无起色,而且越来越瘦,还咳出血来,最后竟然被房东赶出门去。于是他只好暂时住在附近的教堂里,在那里他完成了这首前奏曲。由于左手规律的节奏听起来就像他病中听到的雨滴声,因此得名。

  贝多芬:月光据说有位德国乐评家在听了第一乐章脱口而出:这首曲子就好像是在月光闪耀的瑞士琉森湖上泛舟一样,《月光》的标题就由此而来。由于曲子实在太好听了,又有人为它添一些浪漫的故事,最着名的比如:贝多芬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外出散步,在某户人家的窗口听到有人在弹他的作品,探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在弹琴,于是引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便敲们进去,要求弹一曲给那盲女听,贝多芬就依着窗口边照进来的月光即兴演奏一曲,趁着灵感未消失回到家中,迅速谱成此曲。

  里姆斯基:野蜂飞舞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19世纪末的俄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俄国的传说故事。《大黄蜂飞行》是由他的歌剧《萨丹王的故事》中所选出。在歌剧中王子变成一只黄蜂去螯他诡计多端的姑妈;音乐则生动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而后又逐渐飞离的情景。由于音乐太好听了,经常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1785年2月,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在维也纳首演获得了满堂采,一个月后,他就完成了第21号钢琴协奏曲,它是莫扎特主办的演奏会所使用并由他担任主奏的曲子。相传1785年3月10日这首曲子首演时,他的父亲也在现场聆听,由于演出太成功了,他的父亲竟当场高兴地哭起来了。

  西贝柳斯:芬兰颂芬兰在1919年独立前,一直饱受俄国与瑞典的压制,民族尊严几乎丧失。西贝柳斯认为自己的国家受他人的统治是一种奇耻大辱,于是他将长久以来被压抑的爱国热情转化创作出这首《芬兰颂》。

  此曲一完成即受到全体国民的热爱,在芬兰人心目中比芬兰国歌更能引起爱国的情操。俄国政府惟恐此曲会煽动芬兰人民的爱国运动,因此禁止演出。然而它早以深植人心,成为芬兰的精神象征。后来芬兰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独立。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

  着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背景是圣诞节的夜晚,剧中的小女孩梦见自己的圣诞礼物胡桃夹子,正和老鼠军队大战,正当老鼠快要获胜的时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丢过去,因而打败老鼠军。这时候胡桃夹子也变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为了答谢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带她到由各种糖果做成的糖果仙国宫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

  《糖果仙子之舞》、 《花之圆舞曲》是第二幕中小仙子们欢迎小女孩所跳舞蹈的着名舞曲。 ?

  舒曼:梦幻曲舒曼在28岁时以回忆年少情景的方式完成了钢琴曲集《儿时情景》。《梦幻曲》是其中的第七首,标题的意思是小小的梦。乐曲描述母亲衷心希望孩子有个香甜的美梦,并以浪漫而富表情的曲调,描绘出绮丽、难忘的童年梦境。

  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 《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 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红、李健等众多明星公认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 共150节音频课程,每节约10分钟。

  田老师将站在听众的角度去品鉴,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而是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大量相关知识,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心教授,生动地通过 150节课,带你欣赏 150首世界经典名曲,一步一步将你领进“古典音乐”的门来。

  韩红着名音乐人我是一个古典音乐迷,也非常喜欢试着去创作一些古典音乐,跟着田艺苗听古典,没错的。

  李健着名音乐人人们对古典音乐的误解来自于不够了解,这样的节目会逐渐消除这种误解。田艺苗让人们知道,很多古典音乐也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在今天,依然存在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的可能。

  谭盾作曲家、指挥家古典音乐很难吗?你听田艺苗就知道真谛了。我非常欣赏田艺苗的评论,无论她的论文、谈吐,还是她的广播节目。

  汪涵着名节目主持人古典音乐最初源自于宗教,所以跟着田艺苗老师的脚步,用心聆听,循声而去,我们或许可以溜进上帝的后花园。

  吴晓波财经作家田艺苗让我们觉得,经典的圣殿是可以走近的。

  姚晨着名演员听古典音乐并不难,让我们一起,跟着田艺苗轻松地聆听古典音乐吧。

  欧阳娜娜大提琴演奏家田艺苗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感的人,会作曲的人心中都很有力量。

  演奏巴赫的田老师在 《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的课程中,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跟大家讲解何为古典音乐,以及如何鉴赏。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 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感、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师口中,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他们的声音、脾气,能透过门缝,呈现在你眼前,而这就是她独特的教学方法。

  每天仅需10分钟即可高效入门购买后音频可反复收听这套课程采用线上音频授课形式, 每节课约10分钟,共150节课(每节课只要0.44元),可以反复收听、欣赏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这样就可以 不只是到音乐厅才能听到古典乐;也有最专业的人带你一起品鉴,真正做到 “听得懂”。

  用碎片化的时间里,深入品鉴经典名曲通过老师精挑细选的150首知名度高、流传较广的音乐作品,最高效学习古典乐的精华。

  透过“古典音乐”了解一个时代从欧洲历史,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电影与个人感悟,娓娓道来。古典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标榜身份的奢侈品,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解剖经典名曲经久不衰的秘密为什么是这些名曲能够长久流传?田艺苗老师讲分析特别的音乐技巧,与大家探讨那些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

  收到给心灵以慰藉的温暖音乐经典的古典音乐,就像陪伴你成长的大山大海,振奋人心的力量和静默绵长的抚慰将会流进你的灵魂深处,陪伴你一生。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