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音乐教育怎样成为审美教育

编辑:csm351
2018-04-30来源:百家号

 
        在《审美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界定其为人性的自由解放与发展。席勒认为,只有通过审美自由才能实现从感觉到思维的转移;美和自由只能来源于实践理性。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教育是我们的工作,审美教育又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可是音乐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审美教育,它们之间怎样化起等号,一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所追求的。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其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使其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进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审美理解能力。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 要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音乐传播的便捷性为审美教育的落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音乐系列特性更利于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音乐对人全面发展的多层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审美教育更深入地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发挥其优势,在实践中全面贯彻和落实音乐教育,对进一步提高审美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音乐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1)审美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论文发表。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
        再者,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因此,我们把音乐教育叫做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

二要意识到教材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布鲁纳认为,教材是传递教学内容的手段,教材就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产物及联系中介。教材的作用:教材就是作为形成学生深刻认识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材料;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最普遍的广义说法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进行,我国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论文发表。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就包含在这些变化之中。而教材的建设就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具体到音乐课,音乐的教材就是其直接的物质载体。堂课教学效果如何,除了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之外,教材编写的合理与否同样也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有一个新的教材体系做保证,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音乐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材料,其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音乐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又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托,这两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美育”的实施,无法完成“审美”的过程,也无法实现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审美教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我国出现了最早一批通过教育部审定的三种版本的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2年又审批通过了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随后,广东、江西等省市又陆续出版了“沿海版”、“桂版”等各具特色的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共11个版本。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了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等。


        笔者认为这些改革都是顺应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是必须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而这其中的教材建设需要同经济发展一样越来越科学化、正规化和系统化,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必须有一个新的教材体系作为保证,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音乐教育的目的又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基础教育的音乐课是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而教材的内容则是“美育”得以实现的基础中的基础。

三 教师的音乐素养也是美育得以实现的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的全面推进。但从实施的结果看,在某些地方收效并不是很大的,甚至出现美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抵触、或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固然有 多方面原因,但主要一点是由于忽视了实施美育的主体——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所致。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现象:其一,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单一的教唱歌,及为教唱而进行识谱教学。其二,在教学方法与形式上类似于其他课而缺乏生动活泼艺术课的个性。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教师的音乐素养是相关联的。高尔基说过“唤醒人对美的思念,使人追求美,是艺术的必然任务”。论文发表。中小学音乐教学,既要求学生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塑造美的心灵。 因此,堂课的效果如何的第二重要因素便体现出来,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素质教育教育的是学生的素质,但在实施当中也考验着教师们的素质。

当然,教师美育素养的缺失也存在着一些客观原因:
        1.重“智”轻“美”的观念影响。某些学校看重主流学科,没有正确把握美育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的美育潜能未能得到有效开发,造成了社会迅速发展与人们审美意识滞后的明显反差。
        2.捉襟见肘的师资力量。相对于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来说,现在的艺术类教师的比例是较低的。这一方面是受编制的限定,无法自主扩容;另一方面是艺术学科教学考核系数定得较低,分配不尽合理,导致人才流失。捉襟见肘的专业师资力量难以形成以美育人的氛围,影响了教师队伍美育意识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