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传统文化课堂可以设在田间地头

编辑:csm351
2020-01-08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技艺普及性课程、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在学校课堂里学剪纸、唱京剧、做扎染对学生而言已习以为常。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笔者近日在走访中发现,在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低水平融合层面,一些学校将传统文化进校园简单等同于技巧的传承、传统的还原或相关校园活动的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碎片化、浅层化、形式化仍是“进校园”的困境。
  毋庸置疑,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传统文化记忆的当下,传统文化进校园尤为重要。然而,要回答好传统文化进校园中的“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等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要明确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初衷。事实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根本目的并非单纯引入传统文化,而是激发传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活态传承、永葆生机。
  片面追求技艺的习得和呈现,缺乏对传统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把握,传统文化在校园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活态传承,就必须加强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释。要邀请专业人士进入校园,通过专业教材编写、课堂讲授和学生辅导,实现学生对传统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把握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要“活”在校园,就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实现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一以贯之、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系,有赖于文化、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呼唤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构建集合多方资源的良性生态系统。在这一框架下,相关部门可将课堂开设到街村里巷、田间地头,把实验室设在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坊,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文化传承和作品创作中去。同时,鼓励学生以灵感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通过课题研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传统文化要借学生之力“走”出校园,在社会资源的辅助和催化下进一步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邮轮游学才艺嘉年华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扶持计划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中国音乐教育网公益扶持部微信号:csm351、中国音乐教育网.樂助理微信号:csmes351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