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这些美妙动听的爱国歌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军垦儿女

编辑:csm351
2021-04-15来源:石河子文旅之声
  一支美妙动听的歌曲

  可以鼓舞一代军垦儿女

  因为一支歌,他们远赴边疆

  宁可住地窝子、吃糠咽菜

  也要为建设祖国边疆作贡献

  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让理想变现实

  使昔日戈壁荒滩变成绿洲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指战员一边唱着“花篮的花儿香”,一边生产劳动,用歌声表达他们的心情。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也随着进疆大军被带到了兵团。

  在兵团成立前后数十年间,广大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挺进戈壁荒原,披荆斩棘,兴修水利,垦荒造田。国内知名音乐家以及兵团音乐创作者围绕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故事创作了如《凯歌进新疆》《新疆好》《戈壁滩上建花园》《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中华儿女志在四方》《送你一束沙枣花》等一首又一首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让兵团在收获艺术芬芳的同时,也为传承红色文化留下靓丽一笔。

  带有军旅底色的爱国歌曲当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当军垦第一犁惊醒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带着军旅底色、扬着沙漠雄风、融合五湖四海思想文化的军垦音乐诞生了。

  1949年10月,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兰州、西宁相继解放,10万大军云集河西走廊,准备进军新疆。王震将军在率领大军翻越祁连山时豪迈地唱出了那首歌——《凯歌进新疆》。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随即在部队中传唱开来,鼓舞着解放军战士战胜大漠的风沙和雪山的酷寒,最终让五星红旗在天山南北高高飘扬。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减轻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驻疆部队奉命开荒生产,屯垦戍边。后来,张仲瀚将军赋诗言志,写下了“十万大军进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外风光无限好,何须重返玉门关”的诗句,抒发了军垦战士的博大情怀。“放下我背包,擦好我枪炮。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由张仲瀚作词、任友志作曲的这首《老兵歌》表达了南泥湾战士高歌进新疆,军民共建设美丽家园的情怀。

  按照毛泽东主席“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兵团绝大部分团场建在沙漠边缘、边境一线。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向亘古荒原、茫茫戈壁和沙漠宣战。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肩挑背扛;没有牲畜,他们就用人拉犁开荒种地;食物供应不上,他们就用麦粒、玉米就着盐水充饥。

  火热的劳动场景、忘我的拼搏精神,成了词曲作家们的创作素材。《团结建设新新疆》《生产大军多荣耀》《保卫丰收》《伐木盖营房》《棉花丰收组歌》《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战胜开都河》……一首首属于边疆建设者的凯歌,深深地滋润着艰苦单调的战斗生活,激发着军垦战士们的热情,激励他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经典歌曲吸收民歌旋律作为当时新疆的军政领导人,王震将军对部队文化建设极为关心。1951年,王震邀请作曲家刘炽、舞蹈家戴爱莲到新疆担任民间歌舞会演的艺术指导。在疆期间,刘炽应王震的要求,以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军新疆、建设新疆为背景与军旅诗人马寒冰合作,创作了《边疆战士大合唱》。该曲第三乐章中的《新疆好》,是刘炽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改编而成,感染力极强,成为这部大合唱中最出彩且最有影响的一部分。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新疆好》不仅表达了边疆战士自豪、幸福和炽热的激情,也将美丽富饶的新疆展现在广大听众面前。

  诗人马寒冰用质朴、生动的语句,把天山南北辽阔的牧场、肥硕的牛羊、丰富的物产以及荒滩变良田、麦穗金黄稻花香的美丽景象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把新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情形表现得栩栩如生。刘炽准确地运用了维吾尔族民歌优美、欢快的曲调和富有动感的节奏,使整首歌曲充满浓郁的新疆地方特色,为马寒冰的诗句增添了光彩。

  195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军第一届文艺体育会演比赛上,作为新疆的参选曲目,《新疆好》因风格鲜明、琅琅上口,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赛后,这首歌曲又被录制成唱片,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后,很快成为传唱全国的经典曲目。

  在天山南北广袤大地上,兵团人垦荒造田、兴修水利,取得了工、农、畜牧业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辉煌成就。在田歌、张加毅、王洛宾、袁鹰等词曲作家眼中,这一切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吸收借鉴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的优质因素,《边疆处处赛江南》《草原之夜》等一首首在兵团创作,以及以兵团为创作素材的歌曲一经推出,便传遍大江南北,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激励着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美丽新疆。

  军垦歌曲激励有志青年“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哪里有荒原,就让哪里盛产棉粮;哪里有高山,就让哪里献出宝藏……”这是1964年,反映兵团生活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军垦战歌》中插曲《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歌词。

  1963年,为号召和动员全国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王震将军组织拍摄了《军垦战歌》。随着《军垦战歌》在全国上映,影片中的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要把沙漠变良田》《中华儿女志在四方》一时家喻户晓。

  随后,大批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激情,踏上西去的列车,在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中,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他们的故乡,投身到新疆、兵团的建设中。

  对于上世纪60年代刚刚踏入边疆的青年来说,军垦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到边疆来安家……”《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词形象生动。每当歌声响起,支边青年进驻新疆的场景就会浮现眼前。

  这首歌是反映那个火热年代兵团建设的一首经典歌曲,它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数十万支边青年高歌进新疆的情形。支边青年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信念,就像沙枣花一样,根植于干旱的沙漠,永远坚强地面对风沙的肆虐,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绝不倒下!

  这些来自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支边青年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送你一束沙枣花》,源源不断地充实着建设边疆的力量,和军垦战士们一同艰苦创业、奋力开拓,使兵团真正成了歌曲中“粮满仓、果满园、棉如海、牛羊如云”的塞外江南。

  劳动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劳动的歌声漫山遍野,劳动的热情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展开,困难把我们吓不倒。没有工具自己造呀,没有土地我们开荒啊,没有房屋搭起帐篷。劳动的双手能够翻天地呀,戈壁滩上盖花园……”《戈壁滩上盖花园》这首歌唱出了军垦战士战胜困难、满怀理想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当年军垦战士们昂扬的斗志。

  “石磙咕噜噜地转,马儿跑得欢。长长的麦穗干又干,今年又是丰收年。左手拉着马儿,右手扬起鞭,喜在心上笑在脸,庆贺这个丰收年……”我们可以从这首《打场歌》中领略到军垦战士们经过辛勤耕耘收获劳动果实的场景。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军垦战士们唱着《啊,光荣的兵团人》《向荒原进军》《劈山引水造绿洲》等歌曲,风餐露宿,建渠引水,垦荒造田,在边境一线、在荒漠戈壁建起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一座座水库……在天山南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迅速调集干部和民兵赶赴伊犁、塔城地区,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有效地维护了边境稳定。

  此后,兵团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建起了数十个边境农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屏障,为巩固祖国边疆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铁丝网前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豪迈动人的歌曲,是兵团儿女无怨无悔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真实写照。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祖国西北边陲的安宁,兵团军垦儿女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地履行着维稳戍边的历史使命。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