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省际 > 正文

木卡姆唱响北京高校课堂

编辑:csm351
2008-09-09

  天山网讯(记者刘建东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玉素甫?托合提和70岁高龄的吐尔逊牙孜?吾守尔赴北京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新疆“祥云小屋”,为中外游客演唱十二木卡姆。
  从北京载誉归来的玉素甫?托合提兴奋地说,当他在极具新疆特色的“祥云小屋”里为中外游客演唱十二木卡姆时,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木卡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的音乐“瑰宝”。一年前,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6位优秀教师也曾经远赴北京,让木卡姆艺术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学府扎下了根。

  音乐教学两周准备整整两年

  “我们去中国音乐学院教木卡姆,源于3年前的一次会议。”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米吉提?尤努斯副教授,对2005年10月在武夷山举办的“亚太民族音乐学习第十届会议”记忆犹新。

  会议结束的那一天,米吉提?尤努斯和另外两位来自新疆的艺术家表演了一个90分钟的节目,主要内容就是“十二木卡姆”片段。

  演出博得了现场嘉宾们的阵阵掌声,也引起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陈铭道教授的兴趣。

  当天晚上,陈铭道教授匆匆找到米吉提?尤努斯等三人,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请你们到北京教‘木卡姆’,你们愿不愿意?”

  中国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教学的最高学府,能得到他们的邀请,对于三位新疆老师来说,心里感到莫大的荣耀,他们当场表示愿意。最终,中国音乐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达成一致协议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为期两周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教学周”。

  2007年9月,米吉提?尤努斯、阿布都克里木?吾斯曼、阿里木江?卡得尔、阿依先木古丽?买买提等6位优秀木卡姆专业教师,接到中国音乐学院的通知,正式邀请他们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新疆民族音乐“木卡姆”。

  照片提前入学就像多年老友

  2007年10月9日下午,6位来自新疆的木卡姆专业教师出现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校园。同学们大声喊着:“新疆的老师,我们欢迎您!”

  “到达之前,中国音乐学院已经把我们6个人的照片和简历贴在了教学楼里,我们和那里的学生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早就互相认识了。”米吉提?尤努斯笑着说。

  “新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学习木卡姆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新疆的地域文化,了解新疆民族音乐的内涵,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音乐学院的一位女生说。

  让米吉提?尤努斯感到惊讶的是,有8名女学生报名学习“弹拨尔”乐器,“这种乐器要在手指上绑钢丝弹拨,是个力气活,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只有一个女学生学习了这种乐器,而在中国音乐学院,一下子就有8名女生来报名。”

  其中一名来自台湾的女学生,对“弹拨尔”特别感兴趣,在这之前,她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弹拨尔”的名字。当她第一次见米吉提?尤努斯拿着“弹拨尔”演奏时,深深地被这个能“发”出优美音乐的像个“大木勺”的东西给吸引了,并下决心一定要学。

  手指绑上钢丝轮流学弹拨尔

  学生们都很认真,也很用心。他们一边跟着老师学,一边用摄像机录下了讲课内容。

  学“弹拨尔”的时候,食指上要绑“钢丝”弹拨。细细的钢丝绑在手指上,稍不留心,钢丝头就会扎破手指。

  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弹奏时手指被钢丝扎出了血,她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笑着对米吉提?尤努斯说:“老师,我的手指被扎出血了,好疼啊。”

  米吉提?尤努斯让她休息一会,把手指包扎一下再学,但是这个女孩子并没有离开座位,而是选择了坚持。

  “琵琶和弹拨尔虽然都是弹拨乐器,但是两种乐器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弹出的音色上,都各有特色,弹拨尔听起来更粗犷、豪放,声音更响亮、优美。”一位维吾尔族名字叫“巴哈尔古丽”的女研究生,在学习“弹拨尔”后喜欢上了它。

  由于带到北京的“弹拨尔”只有3个,学生们只能轮流学习,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等着。轮到谁动手的时候,就像得到心爱的礼物一样,紧紧地抓在手里。

  学说维吾尔语用拼音记谐音

  对于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维吾尔族语言的汉族学生来说,学习维吾尔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更别说用维吾尔语唱“木卡姆”了。

  “教他们用维吾尔语唱木卡姆,太累了,一节课下来,嗓子都喊哑了。”教声乐的阿依先木古丽老师说,这个科目最难教。

  第一堂课,阿依先木古丽告诉这些从未到过新疆的同学,什么是木卡姆,“木卡姆,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歌曲和舞蹈的结合,它包括哲学、维吾尔族的古代文学、宗教等知识。”

  “学生们没有维吾尔语基础,我们只能从简单的乐曲开始教。”阿依先木古丽教的是“十二木卡姆”套曲中的第二套曲“且比亚特”中的“珠拉”片段,学生必须用维吾尔语演唱,而且要唱出“新疆味道”。

  学习用维吾尔语念“珠拉”片段中的20多句歌词,就足足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学生们学这些歌词,也是想尽了办法,最常用的,就是用汉语拼音记这些歌词的谐音。

  学会了歌词,阿依先木古丽又教了学生们两首短小的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和“阿娜尔汗”。

  一场汇报演出创造一个奇迹

  学生们刚刚走到神秘的新疆木卡姆艺术殿堂门口的时候,两周的学习也要结束了。中国音乐学院准备举行一场汇报演出。

  学生们都很兴奋,但是来自新疆的几位老师却很担心,“学习两周就要汇报演出,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而木卡姆艺术又实在是博大精深,学生们能够掌握那么多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维吾尔语唱词的发音吗?”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学生们把准备演出的节目排练了一遍又一遍。

  2007年10月29日下午,遒劲、婉转的新疆木卡姆乐曲在中国音乐学院响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副书记韩立萍、副院长赵塔里木,新疆艺术学院前院长伊明等观看了演出。

  同学们载歌载舞,边弹边唱,表演了弹拨尔合奏《且比亚特木卡姆?第4麦西莱甫》、《解放时代》,艾捷克合奏《艾维力西木》,热瓦甫合奏《塔什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手鼓合奏《咚姆》、《达旺》、《热孜》,舞蹈《手鼓舞》、《天上没有月亮》,伊犁民歌《牡丹汗》,以及《且比亚特木卡姆?珠拉》。

  很多台下观看的师生,也加入歌舞行列,亲身感受木卡姆的艺术魅力。

  “这是一个奇迹,开创了一个先例,学生们发音、吐字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中国音乐学院陈铭道教授,观看了演出后不禁惊叹。

  师生紧紧拥抱传承民族艺术

  离别的那一天,终于来了。在北京机场,新疆老师和北京学生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们都哭了,和学生们相处了15天,感觉却像是15年。”

  中国音乐学院陈铭道教授表示:“木卡姆的文化价值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水准,我们中国音乐学院有责任,将这种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塔里木说:“木卡姆艺术是新疆民族音乐的瑰宝,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种教学的方式,是一种很有效的传承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希望木卡姆艺术能再次来到北京。”

  新闻链接:新疆木卡姆

  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音乐、文学、舞蹈和民俗表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被誉为反映新疆维吾尔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活文物。

  目前,全疆也就只有40多名、年龄都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唱全出木卡姆,而全出的木卡姆要演出20-30个小时。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