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正文

对古人而言,“琴”不只是件乐器

编辑:csm351
2021-01-28来源:百家号


    琴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乐器之一,在古籍中传说有神农、伏羲、尧、舜等人造琴,其真实性不可深究,但足以说明它出现的时间远久于古筝、琵琶、二胡等很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乐器。

    那么多种乐器,凭什么古琴能列入文人四艺,并且还排在首位呢?在很多人听来,古琴晦涩难懂,远不如其他乐器悦耳,其实这正是琴与其他的区别所在。就好比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和昆曲的区别——前者大众都能听懂,很接地气。而后者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听懂,门槛相对较高。清代 《弘历观荷抚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古琴自古就是小众、脱离大众的乐器。最早,它是王公贵族才能欣赏的宫廷雅乐——周代统治阶级用礼乐严格区分等级制度,故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等说法。到了后世,虽然古琴不再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但绝大部分受众依旧是读过圣贤书、有学识的士大夫阶层。清代 《胤禛行乐图册·松涧鼓琴页》 故宫博物院藏

    抚琴养性,下棋益智。古人认为雅乐可以影响人的性情:“琴为之乐,可以观教化,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而被读书人奉为“圣人”的孔子提倡礼乐教化,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礼”排在“智”的前面。明代 杜堇 《十八学士画屏》(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琴对于古人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标榜身份贵器、修身自省的雅器、感悟哲理的圣器。马先生总说“以物证史”,那么通过下面这些文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文人们对琴的情感吧。战国 青铜兽首琴轸匙 观复博物馆藏

    琴轸,是古琴右首下方调弦的小柱。战汉时期,琴轸短小,且多为青铜质或者木质,故需使用琴轸钥嵌套于琴轸之上,加以调节。这件器物整体造型呈柱形,自下至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底部圆筒状,内有一方形凹槽,中部为细长圆柱,与钥匙柄端连接处装饰有一回头兽首,造型生动,顶端为一环,可供穿系。清康熙 青花十八学士图三足笔筒 观复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清朝康熙年间的笔筒,敞口、直壁,口径与高相若,下承三条状足,玉璧底,中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笔筒环绘“十八学士图”。十八学士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时招纳的贤才,他们为其出谋划策,先后平定了王世充,打败了刘黑闼,最后平定天下。在工匠的画笔下,这些人动作各异,神态自然——或焚香抚琴,或品茶弈棋,或高谈阔谈……清康熙 五彩西厢记听琴图盘 观复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康熙时期的五彩作品——折沿、浅腹、圈足。内外施白釉,背面光素无纹,盘心以五彩绘《西厢记》中“听琴图”的桥段:月光下,张生在亭中抚琴,红娘手拿折扇,崔莺莺则右手抬起,低头作娇羞状。明末清初,戏曲表演流行,加之版画的出现,对戏曲故事出现在瓷器上起了推动作用。这类反封建礼教故事的盛行,也体现了明末清初人们对个性解放的追求。清代 铜刻古琴形镇尺 观复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清代白铜质的镇尺,材质细腻、手感温润。此为仲尼式古琴形——自琴额以下渐收,结构表现完整。一般置于书桌,体现文人高雅的生活情操。西汉 卧羊首金琴轸钥 观复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卧羊首金琴轸匙。上部伏卧一羊,羊身以绞纹、重鳞纹、细网格纹及勾云纹来表现羊角、脸颊、身体及脊背,羊首下有一穿孔,可穿系佩带。集功能性和装饰性为一身,造型高贵,绝非凡品。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直达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CMU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方舟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