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博物院丨骨排箫:沟通天地

编辑:csm351
2023-08-05来源:正观新闻
  萧声渺渺,沟通天地之间。
  骨排箫,骨质,西周初期音乐文物,由13根长短递减的禽类腿骨制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1997年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周公制礼作乐,教化天下。具有优雅本色的排箫,在尚乐和宽容的乐制中享有了充足的表演空间。上至雅乐宫廷,下达民间里巷,处处可见排箫的身影。
  “箫管备毕,喤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不知这组排箫曾在谁的演奏下发出过空灵飘逸的天籁之音,以此求福避祸、颂扬功德,将此间的愿景一一向先祖与天地诉说。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业务主管、文博馆员王歌扬介绍,排箫是一种将长短不等的竹管排成一列,再用宽度不同的带子、绳子、竹蓖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以吹奏方式得到乐音的一种编管乐器。它在远古就已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上承载了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排箫又名雅箫、颂箫,周代雅箫专为宫廷雅乐配乐,颂箫专为王侯祭祀乐配乐,在管数上略有不同。这件骨排箫由长短递减的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上端平齐,下部由短到长倾斜,成排固定在一起,造型轻灵。骨管中空,破裂,内有淤泥填塞,出土时管身有明显的人字形带束痕迹。吹奏时,应左右手各执于一边,低音(长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箫的吹孔,多数为敞开的圆孔,吹奏者可根据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对乐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进行调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阶式旋律。
  此前发现最早的排箫为春秋时期,材质为竹质或石质,数量不超过2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所出土的骨排箫共有四件,这一件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骨管数目最多、最为精致的一件,其编管规范、选材精细、制作精良,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骨质排箫。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排箫在西周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还对我们了解、研究西周初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史的演变和发展、音阶的时代规律和性能,研究乐器编列及艺术审美、乐队组合及社会转型等方面课题,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